在泰國購屋除了支付房價外,還需要哪些費用呢?
一、購入初期的費用:
房屋總價、過戶移轉費、公共基金、水電錶押金、預繳雜費等。
二、持有期間的成本:
物業管理費、土地建物稅、房屋稅、租金收益所得稅等。
三、出售房產的稅費:
過戶移轉費、房價所得稅、遺產及贈與稅等。
『泰愛研究院~泰國房產市場與趨勢研究』
《跟著小梁,讓你納涼!!》泰愛院院長~小梁老師
一、購入初期的費用(房屋總價、過戶移轉費、公共基金、水電錶押金、預繳雜費等)
二、持有期間的成本(物業管理費、土地建物稅、房屋稅、租金收益所得稅等)
三、出售房產的稅費(過戶移轉費、房價所得稅、遺產及贈與稅等)
一、購入初期相關費用(除了房屋價格外)
(一) 過戶移轉費(Transfer fee)
是指在房屋過戶時需要繳付給政府的費用,爲購買房產總價的2%。通常是買賣雙方各支付1%。在泰國任何形式的不動產移轉,都需付移轉費用。而這個費用嚴格來說不屬於「稅務」,比較類似行政費。通常按慣例是買賣雙方各 1%。也就是地產開發商(賣方)支付1%,買方要付1%。
(二) 公共基金( Sinking Funds)
公共基金(又稱維修基金)的主要用途是社區(大樓)管委會作為預備金。這筆費用是以購買單位面積為計算依據,不同檔次的產品也會有不同的收費差異。一般約是500~800泰銖/平方米,絕大多數都是一次性支付。
由於泰國大樓的公共設施頗多,而各項設備維護需要準備預備金來處理。亦可視為管委會的成立資金,例遇上游泳池大修、外牆粉刷清潔,倘若在管理費額度上較不充裕的情況下,就會啟用這筆資金,而這筆費用原則上只會收取一次性。
(三) 水錶及電錶押金(Hydroelectric Equipment Deposit)
一般曼谷地區大樓的水、電錶押金價格通常在數百到數千泰銖內,依不同建案設備而有所不同。
一、購入初期相關費用(除了房屋價格外)
(四)預繳管理費及雜費等:
視不同個案有不同的情形,一般交屋後通常可能無法同時間所有的持有人都如期完成點交、裝潢及入住,然而這段時間仍有水電、清潔與保全等費用,因此才有所謂的預收。而未來應該實報實銷且帳目清楚,餘款也應移交管委會後並公佈。不過在曼谷購買屬於大樓型的產品通常都會委由物業管理公司來專門處理。
另外,有時候買方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無法於交屋或過戶前於現場辦理實地驗屋,或是不懂應該要檢查那些項目,於是有些買家則會尋求第三方專業的驗屋公司或人員代理。一般實際驗屋的費用大多會根據「房型」與「室內實際坪數」以及所在地區地理位置等而有所不同。
(五)仲介費(Agent Fee)
基本上,由於泰國不動產市場十分國際化,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從0.5%到3%不等,以及甚至有強調不收仲介費的。仲介費依照不同物件沒有固定答案。但真正考量的重點是,更要注意的是仲介業者本身相關的服務是否完善。一般以泰國開發商直接銷售的話,不分本國人或海外人士,通常都沒有收取仲介費的習慣。
◎附註:在泰國買房,有時候過戶費或雜費,包括公共基金和水、電錶押金等,有機會可以讓地產開發商吸收,不過通常都在促銷(或結案前)期間比較有機會。
二、持有期間的費用與成本
(一)物業管理費(Service and Administration Expense)
主要即為(物業)管理費用。諸如:公共設備水電費、公共設施整理清潔維護、管理服務人員以及保安人員薪資、日常消耗品等等,但不包括各戶個別的電費、水費、網路、有線電視等的使用費用。
而管理費基本上都是以權狀實際單位面積為計算的依據,不同檔次的產品也會有不同的收費標準,通常採以年繳方式。只是該繳多少錢也是因產品不同而異。一般來說,目前平均中階價位約每平方米50~70泰銖,高級住宅約80~120泰銖。
(二)土地建物稅(The Land and Construction Tax)
以大多數外國人所購買的電梯大樓(Condo)來說,稅率一般是萬分之二(0.02%),而稅目課徵基準為土地用途以及公告地價來計算(公告地價不超過5000萬泰銖的住宅用地),而非實際買房的價格。這一稅目會每年徵收,但是相較許多其他亞洲國家,持有成本相對非常低廉。
二、持有期間的費用與成本
(三)房屋稅(House Tax )
泰國不用繳納房屋稅! 真的不用!您沒聽錯!!
前面已經說過了,在台灣的房產基本有土地及房屋權狀兩張,但是泰國只有一張「地契」,所以沒有房屋稅。
(四)房租租金收益/所得稅(Rent Income Tax)
在泰國房屋出租要不要依法申報繳稅?法律上規定是「要」,但是…
相同的是,在台灣當包租公也要依法申報繳稅,但實務上並沒有嚴格執行,而且絕大多數的房東也不會主動申報讓政府課稅。除非是商業項目(例如:辦公或商用大樓、店面、特殊場館等),才會有嚴格的查察及申報要求。
註:依據泰國2020年《土地與建物稅法(The Land and Construction Tax Act)》
持有房產課徵土地建物稅賦,並依土地使用分類不同,採級距累進稅率:
◎農業用地未超過 7,500 萬泰銖為 0.01%;超過 10 億泰銖最高稅率為 0.1%。
◎住宅用地未超過 5,000 萬泰銖為 0.02%;超過 1 億泰銖最高稅率為 0.1%。
◎商業用地未超過 5,000 萬泰銖為 0.3%;超過 5 億泰銖最高稅率為 0.7%。
◎荒地(即無人看管或利用的土地)的累進稅率範圍為 0.3%至最高為 3%。
(如果土地閒置未使用,則稅率每年增加 0.3%)。
三、出售房產的稅費
(一) 過戶移轉費(Transfer fee)
與購屋時相同,都是過戶時需繳付給政府的費用,爲購買房產總價的2%。通常是買賣雙方各支付1%。
(二) 特別營業稅(SBT,Specific Business Tax)
或是印花稅(Stamp Tax)
簡單來說,持有房屋五年內出售須繳納特別營業稅3.3%。
超過五年則免繳;持有五年後出售印花稅0.5%。
(三) 個人所得稅(Individual Income Tax)
這個部分有一點點小複雜。首先要依照取得不動產的持有年數,要先抵除可扣除比,然後計算平均每年獲利,因為所計算的是年度所得稅,所以要計算出每年平均獲利。將每年平均獲利,按照各級距分段計算稅率與金額,最後將各段級距的應繳費用加總,就是賣方需要繳的個人所得稅。
另外,提醒的是,有獲利才要繳所得稅,如果是賠售則不需繳納。
三、出售房產的稅費
(四) 遺產稅/贈與稅
簡單來說,贈與稅如果是由直系親屬或配偶透過贈與所得的房產,超過免稅額的部分需要課徵 5% 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度是 2,000 萬泰銖。
但如果是由不相干的雙方贈與,除了泰國法律規定除涉及道德義務或是宗教傳統的特定條件,免稅額為 1,000 萬泰銖。
事實上,親屬間的房產轉讓,即父母與子女、夫妻、祖父祖母與孫子女間的轉讓,都可以獲得稅務之豁免優惠。
遺產稅的免稅額為 5,000 萬泰銖,超過的部分則要課徵 10% 的遺產稅。
泰愛研究院~泰國房產市場與趨勢研究』
《跟著小梁,讓你納涼!!》泰愛院院長~小梁老師